学校首页 | 本站首页 | 新闻快报 | 通知公告 | 聚焦基层 | 师生热议 | 党建知识 
当前位置: 首 页>>第二次代表大会>>师生热议>>正文
党委副书记、院长---孙西欢
2018-01-07 15:59  

孙院长,您好!如何从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山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我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恰逢全党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之时,意义深远。

1.从全国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不久,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特别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高等教育谋划新作为、创造新气象、谱写新篇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等五条要求;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新方向。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每一个晋中学院人都应思考:我们的高等教育如何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如何践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使命;如何为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高水平的科研支撑。我们必须以奋进之笔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生动实践,切实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从省内来看,以骆惠宁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省委,着眼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

山西省提出的“六大发展理念”和实施“1331 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方案,为我校加强内涵建设,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3.从晋中市来看,晋中市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带动、改革推动、项目拉动“四大战略”,全力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发展目标。面对晋中市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智能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如何与当地政府和企业有效对接,协同创新,如何进一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对我校转型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4.从我校情况看,我省现有25所本科院校,其中,“十二五”期间,新增本科院校7所。我校与同类院校的发展存在着“同质化”倾向,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挑战和“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严峻形势。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如何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突出重围、脱颖而出,是对我校转型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同时,学校今年以良好状态和优异成绩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再过5年,我们将迎来教育部审核评估,这是新形势下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又一次全面总结、全面审视和全面诊断,也是对我校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又一次大检阅、大展示,更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建设、强化教学管理的又一次大好机遇。晋中学院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学校的发展与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关于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意见》为基本遵循,坚持“思想建设是保证,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基础,运行管理是关键,立德树人是根本,服务社会是目标”的办学思路,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四大战略,着力抓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四项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实现创新发展;以质量提升为目标,强化内涵发展;以产教融合、开放办学为举措,促进协同发展;以地方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为目标,形成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绩,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党政同心同德,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紧紧抓住新校区建设、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等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内涵发展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学校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1.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净化重建;顺利实现整体搬迁,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扎实做好迎评促建,本科教学有效提升;着力推进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科研业绩再上台阶;坚持实施人才工程,师资水平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工作成效明显;开放办学不断加大,产学研融合得到深化;规章制度趋于完善,民主管理不断推进;旧校区遗留问题得以解决,民生工作持续推进。

2.积累的宝贵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优越,提供了学校发展的空间潜力

2013年,我校已整体搬迁入住地处三晋腹地、晋商故里的山西省高校新区,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十余所高校比邻,形成了知识创新高地,聚集效应、辐射效应明显,高校园区近一万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空间,各高校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共享空间,进一步增强了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潜力;学校地处山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位临山西科技创新城、108经济走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技术创新型、生产服务型、产业配套型的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科研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发展动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发展的潜力。

(2)发展机制不断优化,确保了学校发展的持续潜力

学校组织开展了全校范围的转型发展系列教育思想大讨论和专题研究活动,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共识,同时将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和部署融入到规划当中,作为统筹学校整体工作和指导学校发展的纲领。按照发展任务,通过调整、整合或重新设置相关部门等不断优化学校组织机构,建立了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构建了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的新机制;依据晋中学院章程,改革学校管理制度体系,调整、补充、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了校院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院部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支持学校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了以转型发展为目标的治理机制,确保了我校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也为我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趋于成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潜力

针对山西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以“需求指引、精准定位”的培养定位、以“目标指导、分类建设、学科支撑、课程夯实”的专业建设,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育人平台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根据山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工科专业、做实管理类专业、做强师范类专业,培育四大专业集群,面向中小微企业、生产型企业、中小学幼儿教育、生产性服务业培养“卓越工程师”、“复合管理型”、“多能型教师”等技能型、宽口径人才,逐步解决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应用型人才模式初步形成和不断优化提高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潜力。

(4)应用型科研机制基本形成,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潜力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动瞄准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结构,凝炼学科方向,加强学科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实现了学科链与地方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已形成了围绕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材料、旅游文化产业、煤化工产业、生产性服务产业等的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旅游开发管理、工商管理等重点学科群,实现了学科与地方产业的良性互动。在学科与产业衔接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企科研合作平台建设,通过把企业或企业研发部门引入我校的创新创业基地,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利用双方的优势互补,对生产中存在的具体技术问题进行技术转化、工艺改进,直接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短板。这种学科对接产业、校企合作应用型技术开发的机制,有效地保障了我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适配性,从而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晋中学院-宣传部©2017 Jinzhong University